你要如何深度玩上海
前些年,有个新加坡的朋友要到上海去旅游,问我该怎么去玩,甚至要我跟他一起去。我说,上海之大、海纳百川,要玩好玩得有文化不容易。所以我建议他第一次去先跟旅游团,把旅游书上那些东东走马观花一边,等到对上海有感觉了,我们再进行一两个主题旅游。
时常在社交媒体看到外国人/外地人去上海旅游的帖子,觉得其实都很肤浅,没有把上海的丰富性玩出来。有时候很想写一本书,但又觉得我本人对上海的体验和外国人的感觉其实是很不同的。
好像台湾人都喜欢说上海的张爱玲,似乎张爱玲才是提得上的作家。其实不然,上海当年作为中国文学重镇,活跃的作家无计其数,即使不考虑左翼因素,张爱玲在中国或者上海的文学史地位中不算很高的。即使现在台湾人津津乐道的张爱玲,不过是其八卦,对其作品的文学性的研究甚少,因为其文学性本来就不够。至于东南亚一些中文报纸对张爱玲的热门,不过是模仿台湾罢了,这里不做探讨了。
举张爱玲的例子,是要说明,外界对上海的认识其实很肤浅的,甚至都是外界自我的想象。记得上次上海作家王安忆到新加坡孔子学院交流,我曾问她对港台人士的上海想象如何看?王安忆直接说,不仅是港台人士有自己的想象,国内北方人的想象也不同,如张艺谋的《摇啊摇》和陈凯歌的《风月》,都只是北方人的上海想象。王安忆这一说,我恍然大悟,其实香港人拍的《上海滩》不也是香港人的想象。黄霑没有去过上海,就写黄浦江是“浪奔浪流”,想想也是蛮有趣的。
所以,真正的上海和外界想象的上海其实是很不同的。而且三四十年代的上海,和解放后的上海、改开后的上海是多么不同?即使是解放前的上海,有英租界、美租界、法租界、日租界,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。非租界,有杨浦工业区、闸北工业区,是上海工业和产业工人集中地。到了解放后,新加坡曾参考过的上海新“组屋区”曹阳新村,及邓小平时代兴建的曲阳新村,都在上海的性格中,扮演者重要的意义。
浦东的巨变是另外一个故事了。
所以,你要去上海旅游,从外滩走到静安寺,你知道走过了多少个时代吗?从外白渡桥跨越过苏州河,以前就是从英租界走进日租界。当你在把玩张爱玲的时候,你想过为什么张爱玲没有住在日租界?为什么上海老歌都诞生在徐汇区?上海的合唱曲、戏剧、却是诞生在日租界?
对新加坡人来说,自治前就是英国殖民地,殊不知在上海,那么多租界其实就受不同的国家治理,其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文化多样性,要丰富得多。所以,海派文化就是这么构成的,和京派的正宗中国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所以,搞清楚这些,你才知道你路过的建筑、你下筷时面对的这道菜肴、你阅读的这篇小说,背后的精彩文化意涵。这样一来,你要玩上海,就丰富了,有深度了。
所以,你可以看台湾人玩上海,总是流于表面,但外国人的台式上海玩法的形成,说到底是上海人自己的错,没有好好将上海系统地整理出来,可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