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裡,放下了工作,去台灣好好度個假。七八年沒有去台灣玩了,尤其是疫情三年,全世界都受到重創,台灣的美食、人文,是否依舊?
我沒有制定任何旅行計劃,只是預先訂下了兩天的台北的Airbnb房間,剩下的就看當時的心情和緣分了。
坦率說,這次的旅行讓我對台灣尤其是台北,深感失望。這些年,與世界的進步與變化相比,台灣似乎落伍了。難道他們都繼續生活在自己的小確幸的圈圈中,不再理會這個世界的變化與進步嗎?
這樣的感受,讓我決定寫這麼一篇文章。
台北首日給我的衝擊
清晨6點抵達機場,雖然機票上都寫著目的地是台北,但我現在想說,這其實不是台北,而是桃園。尤其是,桃園機場和台北說是兩個不同的地方,一點也不為過。
走出桃園機場的那一刻,就感到了一種“教訓”。 哈哈,台灣選民動不動喜歡“教訓”人,新聞報道經常這樣說。
我準備在桃園機場捷運(輕軌鐵路)前往台北市區,購買捷運票時,售票員說,一張悠遊卡(類似新加坡的易通卡)500台幣,但其中有100台幣是不退款的卡費。
猶豫之間,我掏出信用卡購票,對方說,不收信用卡。 我只好掏出現鈔。 其實,那一刻我還沒有釐清,桃園機場捷運,和台北捷運(台北地鐵)其實是兩回事,後者是台北市政府屬下。這是後話。
我這次啟程去台灣,只換了5000台幣,差不多是200多新幣,這是我出國換現金的標準數量。因為即使我去菲律賓或者馬來西亞,主要還是使用信用卡,現金只是以防萬一。我去歐美。帶了多少現金去,就會帶多少現金回,因為那裡根本全部使用信用卡。真正的無現金社會。
沒想到剛出機場就給我一個下馬威。 那位售票員對我說,在台灣,主要用現金,很少收卡的!
是嗎?搞錯沒有,這是台北耶,這是台積電的所在地的首府耶!
在進閘口的時候,我忽然看到原來桃園機場捷運是可以刷信用卡直接進捷運閘口的喔。我頓時覺得受騙了。 於是我很不滿地將悠遊卡退給售票視窗,刷卡進入了機場捷運。 心裡還想,這小子,明明可以刷卡,卻硬要我買悠遊卡。這是我對悠遊卡的最初的壞印象。那個售票員沒有告訴我直接可以刷卡進站,卻跟我強調買悠遊卡只能使用現金。
來到台北車站,信用卡一刷,就出了桃捷。嘿,就跟新加坡地鐵是一樣的。
但是,很快我就覺得,我部分錯怪了那個售票員。
由於入住要到下午,我就打算將行李寄存在車站,然後去吃早餐、午餐后回來取行李。 行李寄存箱是自助的,寫明可以用信用卡支付。
但是,我試了幾次刷信用卡,都說信用卡不接受。 我無奈用一張現鈔1000台幣,被機器告知只接受100台幣。 我再次無奈,只好去到捷運服務窗口把1000台幣換成100台幣,然後再將100台幣紙鈔塞進機器,總算給我存進了行李。
台北市,就是這樣迎接了我。
接著到了台北捷運站,心想,台北市耶,不會比新加坡差太多吧,或者應該和桃園機場捷運一樣吧,刷卡就能進地鐵站吧。
真沒想到,完全不接受信用卡。 同樣的,買悠遊卡,其中100台幣是不退還的,只能用現金購買。 我只好買票,就是給你一個小小的塑膠圓牌,進去刷一下,出來投進一個塑膠幣的投幣口。
我迅速地想找出他們的邏輯。既然可以拿這個塑膠圓牌刷進地鐵站,為何不能用國際信用卡刷進站呢?
我後來也查了,其實在台北地鐵站是有為悠遊卡自動加值的,也接受信用卡,但是不接受國際信用卡。
唉,台北市真的很落伍,地鐵居然不接受國際通行的無現金支付方式。 我犯下了嚴重的錯誤,因為我想當然地認為,台灣一定很方便接受國際支付的,就像機場捷運那樣。沒想到在行李存放站和台北地鐵,就吃了一記悶棍。
記得在米蘭車展,上廁所要付1歐元,我都是刷信用卡進入的。在羅馬,Google Pay就能進出地鐵,上下公共巴士的。
晚上,和老朋友在盧記上海菜用餐。 餐館老闆是上海人,一番吳儂軟語,特親切。 上海菜大部分都很正宗。 和老朋友相談甚歡。 由於事先說好我付帳。吃了一半,我猛然驚覺,這家餐館是不是只收現金的?這一想,嚴重影響了我和朋友的談話。幸好,我的5000台幣應該問題不大。
到結帳時,果然餐館只收現金。我付了2800台幣。這意味著,我身上只有2000不到台幣了,而我還需要在台灣住5個晚上。
我迅速思考各種對策。
這次幸好是新年期間,身上帶了一些紅包,裏面有些新幣現金,在新加坡,我身上的現金不會超過50新元的,出國更是不帶新幣現金的。
所以,這些紅包是我的希望。此外,我也從信用卡上了解了在PLUS等聯盟可以在國外的聯盟取款機上取現金的機制,希望能在這個機制下取得台幣現金。
現金短缺的旅遊
第二天一早,我去京星廣東菜館吃早茶,進去前已經問清楚可以收卡。餐館的樓下是一家銀行。銀行貼出告示,公共假期十天。換句話說,即使我身上有新幣,也無法通過銀行換來台幣。於是,我在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看了看是不是有PLUS的標記,結果是沒有。
在台北,街上還沒見到任何一個錢幣兌換商。
我有些慌了,按照這個架勢,我可能連計程車都不敢坐,直到離開台北。這時候,我走進一家商店,看看有沒有辦法。問了一個售貨員,她表示,銀行全部關門,你沒有辦法換現金。正巧,一名路過的帥哥聽到了我們的對話,趕緊告訴我,台北的百貨公司通常有換現金。
哇,真的嗎?
於是我去到百貨公司,一問還真有。於是衝到七樓,看到了兌換處。不過,對方說,只能換200新幣。要換多,得去銀行。嗨,聊勝於無,就換吧。
女生很認真,檢查了我的身分證件,並把我的四張50新幣的現鈔的號碼一一登錄,終於換來了4000多台幣。
晚上,去了台北魚市場的“上引水產”吃日本料理。嘿,這次來度假,就是吃吃走走,按摩按摩嘛。
上引水產規模很大,除了日料外,還出售生猛海鮮,現場加工堂吃。另外,還有個規模很大的海產超級市場。
但是,這裡,只、收、現、金。
我的4000多台幣又只剩下2000多了。我不敢搭乘計程車了,坐著公共巴士回到住處。我下定決心,吃飯錢,一定要問清楚支付方式。
第二天一早,我去了花蓮。在市府轉運站買的首都客運的票,不貴,200多台幣。只、收、現、金。
到了花蓮,一趟計程車又花了200。這時,身上只有1500多台幣。更悲催的是,我了解到花蓮沒有百貨公司,更沒有換現金的地方。
不過,花蓮的無現金支付比我想像的要好。逼近這是個旅遊要地,私人商家為了做外國人的生意,都自行接受國際信用卡。大部分超市不接受國際信用卡,但還是有幾家接受。
我去了我最愛的“鵝肉先生”餐館,那裡歡迎國際信用卡。我因此此行去了兩趟。在我的住處附近,有好些按摩館,問了幾家,都只收現金,不敢進去消費,應該說無能力消費。
終於看到一家名為“峇里島”的按摩館,接受國際信用卡,我才進去做了兩次的消費。我想說,花蓮的按摩別有一工,非常到位,完全不同於東南亞的按摩。
由於沒有現金,也不敢約車去太魯閣等地玩,就在花蓮市區玩徒步健走。一方面了解城市,同時也了解風土民情。
在一個當地土特產商店集中的地方,我用信用卡刷了一些特產回新加坡送人。嘿,雖然都是小店,但他們懂得國際遊客,全部接受信用卡。所以,我買起來也無後顧之憂。
現在想起來,那些不接受信用卡的商家,其實就是不想做外國遊客的生意。可是,台北地鐵呢?你這是在幹嘛?
下午,我路過一家薑母鴨餐館,心想晚餐就在這裡了。走出沒幾步,忽然想起得問一下支付方式。
對方說,只收現金。再問了一家,也只收現金。
回到住處,我計算了一下身上的現金,和回台北的路費。覺得吃一餐700元的薑母鴨應該不是問題。於是,晚餐終於享用了這個好吃到爆的薑母鴨。
隔天回台北,步行來到了花蓮車站,令人意外的是,台鐵是收信用卡的。我很好奇地問,你們台鐵收卡,為啥我在台北的首都客運卻不收?她說,首都客運是不收的。我又問,台北捷運為啥不收?她說,台北捷運為了他們的悠遊卡才不收。
我觀察了一下,台鐵不僅支持國際信用卡,還支持蘋果支付,Google支付和三星支付。同時也支持悠遊卡等島內各種電子錢包支付。
哇,我忽然有些明白了。
可惡的台北市政府
我上了台鐵,乾淨的車廂、舒適的座位、平穩的行使,這讓我感到台灣還是個發達的經濟體,並不是如台北捷運表現的那樣。
我打開手機,打算了解一下為啥地鐵不接受國際信用卡。我得說,台灣的手機信號非常好,即使火車在鄉下行駛,手機上網也沒有任何問題。可是,那麼優良的通訊基礎設施,為啥不接受國際信用卡呢?
一搜,結果出來了。
一名台北市議員,多年前就發帖質疑台北市政府,為何台北地鐵不收信用卡?根據這篇貼文,不僅桃園高鐵接受國際信用卡刷卡進出站,高雄捷運也接受,台北縣的捷運也接受,獨獨台北市捷運不接受。
這篇貼文下面有網友的跟帖,其中就講到台北為了悠遊卡不接受國際信用卡,其實是有利於台北市民云云。
原來如此。這是台北市政府為了保證悠遊卡的壟斷地位,而限制了信用卡刷卡進站,同時限制了國際信用卡在地鐵購票時的使用。
所謂限制信用卡對台北市民有利的說法,其實是荒謬不堪。
那些在售票處付現金買票的,不是要耗費人力嗎?這些人力不是台北市民的成本嗎?收到的現金,無論是紙鈔還是硬幣難道不需要人力清點送去銀行入帳嗎,這成本不是台北市民承擔的嗎?當地鐵用去了外國遊客的現金,等於侵佔了其他商家收現金的機會,導致遊客的消費減少,這些商家難道不是台北市民嗎?
更重要的是,台北地鐵給國際社會帶來的落後的支付手段的影響,不是整個台灣社會需要來承擔的嗎?更遑論抗疫期間,減少現金流通的必要性了!
我也很想知道,對於台北捷運這樣的行為,台灣的反壟斷機構為何沒有作為的?
回到台北後,我進一步對此事進行了解。
基本上,國際品牌都接受國際信用卡,例如7-11,摩斯漢堡、麥當勞、肯德基和星巴克,以及Uniqlo等。而本土的如全家便利連鎖店卻不接受。
在台北101購物中心,即使是地下層的小販熟食中心,所有攤位都接受國際信用卡。
令人嘖嘖稱奇的是,拒絕接受國際信用卡的台北捷運,在一些站點的服務窗口上,貼出接受國際信用卡的牌子,但不能支付購買車票和普通悠遊卡,只接受購買一種帶玩具的悠遊卡。換句話說,購買普通悠遊卡不接受國際信用卡,但購買帶玩具的悠遊卡卻接受國際信用卡。
真是想破腦殼也搞不清楚台北捷運公司的邏輯在哪裡?
尾聲:小販說話了!
在台北101換了2100台幣後,在友人的帶領下,晚上去了寧夏夜市。我相信,2000台幣在寧夏夜市不會有任何問題。
但令人驚訝的是,寧夏夜市的小攤販們,清一色掛出了接受各種支付的牌子,其中就包括接受國際信用卡。
有沒有搞錯,台北捷運百般阻撓的國際信用卡,居然在小攤販的攤檔獲得接受。我簡直不敢相信,當場試了一下,成功!
我現場問了一個小販,你們是如何接受各種支付方式的。小販告訴我,在疫情前,他們最初接受大陸的支付寶,後來漸漸接受各種其他的支付。他們之前的攤檔上有各種支付二維碼,後來有一家公司將所有二維碼整合成單一二維碼,讓顧客支付。
在寧夏夜市,沒有支付方式的壟斷,包括悠遊卡在內的所有主流支付都可以進行,完全可以成為無現金夜市。
是政府幫忙主導的嗎?小販說,不是,是小販們和一家公司合作做成的。這是我們自己的行為。
我說你們真行,你們讓我們在這裡消費,完全沒有後顧之憂。
我想說的是,台北市的小販們,為台北市挽回了面子。他們是可以接受世界上的主流支付的,雖然台北捷運百般阻撓,小販們卻戰出了一番天地。
我想,其實政府應該做的還有很多。像新加坡很多小販接受Pay Wave的方式,也就是手錶或手機掃一下或者信用卡輕輕觸碰一下就能完成支付,對小販們和遊客們更加方便,無需再掃二維碼輸入卡號等資料。
最後一天,我又愛上了這座城市。我相信,小販們跟上了科技的潮流,一定也會有更多的商家跟上來的。
但是,讓我還是要呼籲朋友們,至少在目前,去台灣還是要帶上足夠的現金。這方面,台灣目前是遠遠沒有跟上世界的腳步的。
好文
想請問您是哪個國家的朋友呢
我在台灣社群引用了您的文章
被說我是發認知作戰文..
因為我的香港朋友要來台灣,也有一樣的問題